發布時間:2022-05-18 08:34:27作者:稽查部 馬宏峰閱讀次數:
古往今來,關于讀書學習的名言警句、市井俗語多如繁星,振聾發聵者有之,銘志警醒者有之,激勵寄望者有之,記憶中最深刻的,莫過于千古流傳的治學名聯:書山有路勤為徑,學海無涯苦作舟。出自唐代著名詩人、哲學家韓愈的《古今賢文·勸學篇》。
小的時候,每年暑假都要回八斗角老家“度假”,總喜歡翻看爺爺珍藏的幾本豎版線裝書,有《三字經》、《百家姓》和《增廣賢文》等,由于文化水平有限,類似把人民出版社念成“人民出飯社”的笑話不少,也成為長輩們經常提起的笑談,童年總是最快樂的時光,讀書也是一種快樂。
記得小學畢業時,我家附近的茶庵嶺電影院開設了一間圖書館,我請求父親幫我辦理了借閱證。整個假期,沉淀在書本的海洋里,人生中第一次讀完了四大名著,雖然只讀其文,未明其意,但是對于我來說,也算一段難以忘卻的美好記憶。初中期間,一度沉迷于各種閑書,閱遍了古龍、金庸、瓊瑤等知名作家小說。少年時代的夢里,總是交織著俠骨柔情,懵懂中還帶著一點青澀。
嘉魚縣緊鄰長江,取《詩經·小雅·南有嘉魚》之義而得名,是荊楚有名的魚米之鄉。我從小最喜歡吃母親煎的魚,母親因此常說:“你要能考上大學,我用手背給你煎魚吃!”當時的我,總以為母親是在抱怨,現在回想,這何嘗不是母親對兒子最大的期望。教子教女,辛勤半輩,滿頭白發,甘乳一生。父母,永遠是我們的第一任老師,沒有華麗的辭藻,只有樸實的付出,寄望兒女們學習成長、讀書成才。
隨著年齡的增長,我慢慢從高中到軍校,讀書學習更多的成為一種壓力,一種責任。隨著閱歷的增加,進而卸甲歸田,重入社會,讀書學習更是成為一種形式,正所謂“生活只有油鹽醬醋茶,哪有閑情花前和月下”。而不知從何時起,電視代替了書本,手機代替了學習,我甚至不記得,上一次拿起書本閱讀是什么時候。
去年10月份,我很榮幸加入咸寧聯合水務大家庭,多次參加集團、公司組織的各類學習培訓,更有幸擔任客服模塊《管理的常識》一書學習小組長,一種久違的充實感油然而生。學習工作之余,最大的收獲莫過于“知見”,知為意識,見為眼識,識別事理,判斷疑難,而得知見。
“古人學問無遺力,少壯工夫老始成”。學無止境,必常懷謙遜之心,方能得其中三味。讀一本好書能明事理,閱一篇好文能悅身心,快樂無時無處不在,讀書學習亦如此,學無遺力,唯勤而已。